中国历史上有三次马匹大改良。第一次是汉代引入了汗血马(轻型马),这种马比今日轻型马要重一些,在丝绸之路上有着较大的影响。
第二次是唐代,引入了二十几种不同类型的国内外马种,之后在西北陇西(陕西西部、甘肃南部)建马场杂交育成“唐马”。
第三次大改良是在建国后,1952年从苏联一次引入8个马种共1125匹:苏高血马375匹、阿尔登马225匹、卡巴金马148匹、顿河马115匹、卡拉巴依马96匹、古粗马76匹、阿哈马52匹、富拉基米尔马38匹。
中国新马种主要来源
前苏联是中国种马的主要来源,其血统大量流入我国新马种及杂交马中。
中国新马种是中国引入欧洲大型马同本国马杂交,培育成功的马种。
中国第一次引入欧洲马种始于20世纪初,引入是个别地方的行为。
边疆地区,随民族迁移引入外马。
日本侵入东北引入国外轻型外马杂交改良。
中国政府引入国外轻型马种。
中国引入马种大事记
1952年大批引入苏联种马,杂交改良。先后多次成批量引种改良,满足民用役马大型化及军马的需要。多次引种改良前后近百年之久,真正成功的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到90年代的40余年,我国育成了12个培育马种。这些马种培育是在计划经济下完成的,政府的组织和投资、技术人员的努力、群众的参加,较好的完成了历史的任务。
50年代,大批引入种马、技术,建马场、设马匹配种站,全面开展马匹大改良。
60年代,杂交改良大批进行,已开始考虑育成新马种的问题。
70年代,在杂交成绩显著、马匹数目多的东北农区、华北农区、西北农区及牧区中几个点,开始由杂交改良走向育成马种。
80年代,新马种开始验收。验收后,管理放松,部分马种流失。
90年代,赛马、乘马、马术需求,马匹由传统役用转向非役用,改良育种方向改变,开始新的速力化育种。
2000年后,由于马术和速度赛马以及马球运动日益蓬勃发展,马术俱乐部和赛马场及马球场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大批涌现。各项专业赛事逐年增多,国际水准大赛亦不断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欧洲各国包括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等国进口的各个品种的温血马术运动马以及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美国、日本等国的纯血马和马球马以及其他纯种马大量进入中国,极大的丰富了中国引入马匹的种类。
至2014年底,中国当年进口引入各品种马匹已达2000匹之多,而且持逐年递增趋势。
在温血马繁育方面,出现了像燕龙国际马业有限公司这样志在系统繁育中国温血马的繁育公司,同时燕龙马业也在开展汗血马、夸特马、迷你马等多种纯种马的系统繁育。
在纯血马繁育方面,出现了像华骏育马公司这样的大型纯血马繁育企业,同时北京京华兴马业、内蒙古莱德马业、河北东兴马业等纯血马场也开始大量引入进口纯血马并开始系统繁育。但是由于进口引入的纯种马在中国的繁育仍属于起步阶段,尚没有形成独立体系,仍需多年不间断的科学选育,方能成为全新的中国本土培育马种。
燕龙马业集团由董事长张秭涵创立于2004年,公司旗下主营业务包括国际贸易、马匹繁育、马术推广、工程设施、马具集成、文化会展、职业培训等。集团旗下连锁青少儿马术教育品牌——爱马马术已成功落地沈阳、合肥、芜湖等繁华商场中,自主繁育的温血马已多达200匹,Pony马100多匹,在业界具有广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