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9月初,武威县某生产队的村民正在挖防空洞,其中一个挥舞着镢头的村民,突然感觉触到了什么坚硬的物体,刨开一看,是一块石头,再拨开浮土层,发现是一块砖头,而且砖头连着砖头,好家伙,下面有一片砖头砌的墙体啊!
模拟图 图文非对应
村民们将砖拆开,发现是一个墓室。胆大的人组成了一个小队下墓室查看,发现里面放着不少陪葬品。
当地政府赶紧向上反映情况,很快有文物工作者来到现场。经过勘察,初步认定是一座东汉晚期墓(不过后来有学者提出异议,说可以晚到西晋)。
其实这座墓先后有两次为土夫子所光顾,按理讲,好东西是不会有了。不过它算是例外,出土了各种铜人、铜车、铜牛,数量还不少,有近200件,其中就有举世闻名的“马踏飞燕”(但文物部门及有关领域的专家一直将其称为“铜奔马”,所以,以下内容我们会遵循学术界的叫法,将其称为“铜奔马”)。
这匹高仅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厘米的铜马,重量足有7.15公斤,而飞马脚下的“龙雀”(有人认为是燕子,有人认为是神兽)却巧妙成了整件雕塑的支点,像是电影中的慢镜头,大概只有在天上才可以做这样的动作。
此马出土,“一洗天下凡马空”。整体上看,“铜奔马”是汉代人勇武豪迈的气概、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的表现,反映了汉王朝的强大与富足。
马的胸前刻有“冀张君骑一匹,牵马奴一人”,可见它的主人应该是冀县(今甘肃天水)人,而马肯定与墓主相关,或许正是以死者生前坐骑为原型,或者专为死者订制的“天马”。原文中记载的“牵马奴一人”,正是在提醒人们,跟这座雕塑配套的,应该还有一个人俑。
不过,若是天马正在云间飞驰,还能脚踩龙雀,说明速度极快,那么这位牵马奴还能顺利牵引飞马,想来也不会是普通人。
而“铜奔马”被发掘出土后,它的价值一度没有被世人发现。真正让它举世闻名的,是郭沫若,他是“铜奔马”的伯乐。
1971年,郭沫若到西北地区访问时,参观了当地的博物馆,并且看到了这座“铜奔马”,他当时就觉得它既有风驰电掣之势,又符合力学平衡原理,无疑是一件稀世珍宝。便和当地的博物馆建议,希望能将这件文物送到北京去展览,并承诺,会为它大力宣传。
1983年,“铜奔马”的形象被正式确定为我国的旅游标志,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目录》。同时,它也是丝绸之路开拓进取精神的象征。
中国旅游标志
后来,“马踏飞燕”成功入驻小学《语文》课本,文章活灵活现介绍了这座小型雕塑的外形样貌,从此,何为“铜奔马”,连小学生都能说出个道道来。
不过,如果你读小学时也学过这篇课文,你还能回忆起文中插图“铜奔马”的样子吗?
是不是这样的?
只有侧面对吧?
即使是搜网络上、博物馆官网的照片,你也很难发现这匹神马的正面照,是因为拍正面角度不对,看不到“龙雀”?因为正面有残损?太难看?
现在就让我们揭晓一下它的正面形象,看完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吗?
网友:我好像看到了一匹撒了欢的野马。
所以,并不是因为这铜奔马的正面照片有多么的难看,而恰恰相反,马的正脸高度还原了急速奔跑中的马形象,显然已经跑疯了,不但表情失控,面部表情都有点扭曲了。
因为正面的表情看上去太过于有喜感,实在难以让人和灿烂的青铜文明联系起来,影响了文物本身的气质,所以当年的专家们兴许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敲定,这样有喜感的国宝级文物照片放在课本之中,就用张侧面照得了。
当然了,之所以始终“侧身”见人,除了上面那个原因之外也是因为以马为造型的大型铜器,侧面能够更好地展示它的线条美。
作为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马踏飞燕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它的身上代表了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同时极具肌肉线条美。对于希望通过它来展示当年的文化的人来说,自然是希望它能够以更加完美的一面面对大家了。
内容来源:观观雅集
燕龙马业集团由董事长张秭涵创立于2004年,公司旗下主营业务包括国际贸易、马匹繁育、马术推广、工程设施、马具集成、文化会展、职业培训等。集团旗下连锁青少儿马术教育品牌——爱马马术已成功落地沈阳、合肥、芜湖等繁华商场中,自主繁育的温血马已多达200匹,Pony马100多匹,在业界具有广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