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月结束的全运会上,西藏马术队的四名队员边巴次仁、边巴扎西、格桑平措和扎西勇夺马术三项赛团体亚军,创造了西藏自治区马术运动在全运会上的最好成绩。近日,一直在北京训练的他们回到拉萨参加全运会表彰大会。昨日下午,四位运动员和他们的教练旦增接受了本报采访,畅谈全运会摘银历程和幕后的故事。
远赴欧洲 亲自挑选马匹
教练旦增坦言,西藏马术队之所以能在本届全运会上取得佳绩,准备充分是关键——早在2012年年初,西藏马术队就开始筹备第十二届全运会马术项目参赛事宜,当年4月初,马术队队长措东和教练宇宏几乎跑遍了半个欧洲,考察了法国、德国、比利时、瑞士等多个国家的马匹条件和马术训练环境,并将这些信息反馈到国内。5月份,旦增带着全体队员来到法国,花费3个月时间精心挑选参赛马匹,最终从160多匹赛马中选出了7匹(三项赛5匹,障碍赛2匹)最适合西藏自治区运动员的良驹。
据了解,在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藏马术队此次购买马匹共花费800万元,但与其他省市的投入相比,这笔钱只能算是小数目。马术队训练科科长罗辉告诉记者,这次买马是秉承“不买最贵,只买最合适”的原则,教练和运动员都积极参与了挑选马匹的工作,虽然西藏自治区购买的马匹不如其他省市的昂贵,但运动员们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深入了解马匹的性格和技术特点,最终确定了最适合自己的搭档。本届全运会勇夺亚军,队员们为自己挑选的搭档功不可没。
抵达沈阳 一路历尽艰辛
西藏竞技马术队长年在北京训练。为了提前适应场地,据全运会开幕还有半个月时,旦增和队员们护送马匹赶赴沈阳。由于路途颠簸,一些马匹开始烦躁,尤其是队员边巴次仁的坐骑,“就像小孩耍赖一样,不停地闹。”旦增告诉记者,运马车在行进途中,车速一直很慢,因为只要稍一加速,原本处于狭小空间内的马匹很容易情绪不稳定。队员们只能守在马匹身边,一刻不停地安抚它们。每隔十几公里,边巴次仁的坐骑还要下车遛遛才肯继续前进,就这样走走停停,北京到沈阳不到700公里的路程,他们用了14个小时,而许多队员为了陪在爱马身旁,就在运马车里站了14个小时。
抵达沈阳已是凌晨2点,队员们先忙着卸马、卸草料,等马匹安顿好之后,才回驻地休息。“他们晚饭也没好好吃,卸马忙活了一个多小时,回来吃点方便面就睡了。”旦增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言语里满是怜惜与愧疚。可队员们似乎并不在意,边巴扎西表示:“人是次要的,先照顾好马再说。”
不慎坠马 拼到最后一刻
马术三项赛包括盛装舞步、越野障碍、场地障碍三项内容,比赛分三天进行,参赛运动员要与同一匹马配合,完成所有比赛内容。本届全运会,第一项盛装舞步结束后,西藏马术队排名第五;第二天的越野障碍赛,扎西第一个出场,却不慎坠马,另外三名选手顶住压力,奋起直追,一举将名次提升到第二位;第三天,队员们保持平和心态,稳扎稳打,将名次锁定在第二位,最终摘得银牌。
回忆起不慎坠马的情景,扎西表示,自己第一个出场有些紧张,加上正在下雨,场地湿滑,也影响了爱马的发挥,“当时最担心他们三个的状态会受到影响,真是后悔得不得了。”如果剩下的三位选手再出现失误,西藏马术队将彻底失去夺取奖牌的希望,边巴扎西表示,当时的想法就是鼓足勇气,拼了!正是凭借这股拼劲儿,边巴扎西和另外两位队友奋起直追,将名次提升到第二位,为西藏马术队奠定了夺取银牌的基础。
来源:中国马术|赛马|马球第一网络媒体-大陆赛马网http://www.dalu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