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辽宁春晚,他将古典马术搬至主流大众舞台,聚光灯与马背艺术相交相融;2015“未来之星”开幕式,他与“清风”人马合一,绅士节奏与曼妙舞步合二为一。时隔30年重上马背,马术与古典马术在他的心中普通而又有所不同。
图/司马明与爱马登上2014辽宁春晚表演舞台
图/司马明与“清风”在第二届未来之星马术大赛上进行开幕式表演
他就是司马汇马术俱乐部的创办人,也是本期《马上聚焦》专访的主人公——司马明老师。
访谈中,司马明老师总是认真的思考、谨慎的回答记者的每个问题。这也许是他从事建筑行业多年留存下来的严谨习惯,亦可能是饱经世事、见过大风大浪累积的人生智慧。总之,他用他惯有的温和语气阐释着他对欧洲古典马术的理解以及这项运动给自己带来的改变。
古典马术更契合我的审美与兴趣点
打小受书中和小说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所熏染,司马明崇尚马背上的指点江山与挥斥方遒;少年曾作为知青,上山下乡,与马有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而后忙于学习与工作,与马业渐行渐远。时隔30年源于儿时浓浓的英雄主义情结,他又重回马背,开始认真学习与研究这项运动。
在俱乐部学习过程中,司马明对马术运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见到了人与马之间不同种的行为表达方式。“欧洲古典马术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更契合我的兴趣点与审美,所以就一点点地往这个方向去努力学习了。”很多时候,喜欢就是源于身心相契的那种感觉,无以言说,亦无需多言。
古典马术本质上就是教你如何骑马
“我认为,古典只是一种指导思想与训练体系,所谓的古典马术,其实就是骑马,从最基础的骑马到最高级别的骑马是一个贯穿式的行为。不论是跳障碍,还是盛装舞步,都是从中拿出来一个单项进行了一场规则与极致的挑战,最终演变成了竞赛,本质上还是骑马,并没有什么冲突与不一致。”
这位读了几十万字专著、先后多次到访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地交流与研究骑术的学者,对古典马术有着别样的理解。
现在有很多人也在讨论竞技马术、现代马术与古典马术之间的区别,在司马明看来,“古典很难具象化,不是你站在那儿,举手投足间的某个动作就能看出是否古典,而是教你用什么方式骑马的指导思想与方法论。”
“极致”是古典马术的核心
“与竞技马术不同的是,古典马术主张用最温和、激励的方式将马极致的机动性开发出来,让马在运动中获得快乐,这是古典马术的核心所在。它的原理可以应用到任何一匹马的训练中。
所以古典马术并不需要任何一种特殊的品种或类型的马。不论是一匹拉车的马,还是一匹跳障碍的马,猎狐马,甚至是一个西部马,只要马足够强壮,能够高度集中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工作与骑手身上,时刻等待骑手的指令,假以时日经过调教都可以达到个体的极致。
而什么是极致?极致就是用现在的能力将现在的事情做到最好,今天的极致与两年后的极致是不一样的。”
司马明用最直接也是最朴实的言语诠释着他对古典马术的认知与理解,并且用他的古典理念感染着更多的人。2009年他创办了司马汇马术俱乐部,致力于打造出符合古典精神的中国本土骑乘马匹与骑手。
“我的俱乐部规模应该是北京最小的了,与其它俱乐部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司马明半开玩笑的说着。
但就在这个看似规模小、会员少的俱乐部,如今,有1名骑手通过了法国盖勒普的7级认证,2名5级的认证,1名4级的认证;2014年出现了三人次的北京市优秀青少年骑手;并且在北京马协冠军杯“盛装舞步”比赛以及中国马术协会“盛装舞步全国锦标赛”、“盛装舞步冠军赛”中也总能看到司马汇俱乐部会员们的身影。
不以盈利为目标,不以获奖为宗旨,力求不断突破自己,达到当下能力范围内的极致状态,从而在这项运动中获得满足与快感,这是司马明的经营理念与目标。
古典的训练方法成就了路边的“小花”
人马合一是古典马术的最高境界,优雅中正的姿态、自由变换的步伐不禁让很多马术爱好者对这项集技术与艺术于一身的运动产生更多的好奇。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人马合一呢?
“人马合一重要的是把马当成舞伴,而不是骑乘工具,如果你不是用耐心和尊重来做这件事,你永远不会把马最好的一面发挥出来。当你真心的对待它,即使是路边看似最不起眼的‘小花’也可能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司马明回答。
“小花”是司马汇马术俱乐部一匹出身贫寒,自小很少受到关爱,并且身体状况还些营养不良的路边小马。最初是司马明老师买来给一位邻居阿姨骑的,后来在其悉心调教下,“小花”有了焕然一新的变化,由司马汇俱乐部青少年骑手苏宇梵骑乘,在2013年11月的一次比赛中首次出战就斩获了冠军。
小花
经过正确的调教与训练,每匹马都可能发挥出它个体的极致。“小花”用它的实际行动为古典马术的训练思想与训练体系做了最好的注脚。
学习,永远是马术从业者的必修课
在十几年的骑马生涯中,司马明读了上百万字的专著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并多次到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地进行交流与考察,他坦言,“学习永远是马术从业者的必修课。如果马术行业里的人都不学习,不懂得、不熟悉这个行业的规则,那么这项运动永远没办法进步。
正所谓,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即使你做着同一件事,重复同一个动作,时间久了,你对这个动作的理解和做这个动作时运用的智慧却变得不一样,因而收获也不一样。”
在过去,有许多学校甚至大学教授古典骑术,而如今,只有少数生活在传统中的骑手真正了解传统古典骑术的原则、方法、历史和文化。当我们一味追求结果而忘了当初为什么要出发时,这是这个行业最可悲的地方。不论身处哪一行,如果从业者的受教育程度不够或者不去学习与进步,那么则很难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
搞好青少年马术,首先要教育那些教孩子的人
在青少年马术的培养中,司马明主张,“马术不应该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青少年的教育是一个启蒙的过程,所以应该比成人的教育更有内涵、有深度。”
在司马明看来,搞好青少年马术,首先,要教育那些教练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用正确的理念、手段带领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其次,要教育家长,不能急于求成,要了解孩子对马是否真的感兴趣,教他们在这项运动中学会与一个异类的伙伴进行沟通与交流,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青少年马术忽略了马匹的存在,这种运动就与打网球、羽毛球没有任何的区别了。
骑马改变的不是马,而是人
人与马是一种伙伴关系,在训练马的同时也是个人品格的修行。
“从我自身而言,骑马带给我两样非常可贵的东西:一是尊重,骑在马上,你要充分尊重你的伙伴,敏锐的察觉马的状态,永远不要让马做它做不到的事;另一个是耐心,通过与马的接触,自己的耐心程度得到强化,以前的耐心是感性的,而现在是理性的。
在耐心的基础上会去寻找出现这个后果的原因,会变得更容易的深刻理解一件事。所以马术运动改变的不是马,而是自己。”司马明坚定地说着。
在司马明翻译的著作中有这样一句话:“当你能够更好的理解古典马术精髓的时候,你将会进入这项艺术的更高境界。”
而“精髓”是什么?事实上,你理解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文/大陆赛马网记者·范晓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