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由中国马业协会、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主办的国际民族传统赛马研讨会在锡林郭勒职业学院隆重开幕。中国马业协会秘书长岳高峰,中国马业协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主持人蔡猛,金盾网络电视台王志刚,国家马业传媒中心张纯,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中国马业协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郝益东,自治区政府原秘书长、中国马业协会副会长、内蒙古马业协会会长乌兰巴特尔,锡盟政协主席其其格,盟委委员、副盟长张忠耀,盟人大工委副主任齐·白乙拉,学院领导朝洛蒙、特力更、那木吉拉其仁、杨富有等出席会议。来自中蒙韩三国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会上蒙古国马会秘书长普·斯日古楞就蒙古国赛马的历史、文化及蒙古民族的关系;大韩民国汉拿马生产协会会长金尚必就济州马生产的地区发展及规划;金盾马术电视台台长王志刚就中国民族赛马;中国马业协会副会长、内蒙古马业协会会长芒来就蒙古马与民族赛马;学院副院长杨富有就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在马文化、马产业方面做的工作分别做了学术报告。
本次会议旨在通过对民族传统赛马的研究,为中蒙韩三国学者更加全面地审视蒙古马业提供契机,推进蒙古马文化的传播传承,拉近大众与马之间的距离,通过合作交流,增进锡林郭勒人民与国内国外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友好交往。锡林浩特市人民政府、锡林郭勒盟文化体育广播电影电视局、金盾网络电视台、国马传媒为本次国际民族传统赛马研讨会的召开提供了支持。
本次研讨会历时两天,从今天下午起与会学者将围绕传统赛马的传承、发展展开分组研讨。
赛马是蒙古民族的优良传统,据文献记载,蒙古赛马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后汉书》中记载:"常以正月、五月、九月戊日祭天神……因会诸部,议国事,走马及骆驼为乐。"
到了元代,由于蒙古公贵族的推崇,马上运动和兵役制结合起来,并成为当时的一种制度,大型集会时无不将赛马作为活动内容。到了清代,赛马更为盛行。据《清稗类钞-技勇类》记载,蒙古族人"不论男女孩老幼,未有不能骑马者,其男女孩童自五岁即能骑马,驰驱于野"。
同时赛马也是那达慕盛会的必备节目,"那达慕"有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元、明时,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赛马成为那达慕上蒙古族男儿三技之一。
蒙古高原盛产著名的蒙古马,能跑善战,耐力及强。自古以来,蒙古人对马就有特殊的感情,蒙古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都以自己有一匹善跑的快马感到自豪!驯练烈马,精骑善射是蒙古族牧民的绝技,通常把是否善于驯马、赛马、射箭、摔跤作为鉴别一个优秀牧民的标准。蒙古族的赛马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有奔马、走马、快马、颠马赛等。
奔马赛,也称"速度赛马"。是长距离的速度比赛,是一种毅力性赛马。传统的赛奔马为了减轻马的负荷,都不备鞍,骑手多为少年儿童,轻装上阵。参加奔马赛的骏马一般较多,少则数十,多则逾百。奔马赛,不计时,不论马的年龄,没有固定的场地跑道,一般都不分组,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赛奔马的赛程一般在20至50公里之间,比赛时裁判一声令下,所有的参赛者同时脱缰,这时草原上万马奔腾,蹄声震撼,蔚为壮观,骑手们头缠丝带,缨穗飘扬,身着艳袍,五彩缤纷,一路催马扬鞭跃马驰骋。精湛的骑术、人马和谐的配合,不时赢得观众赞许,在欢呼喝彩声中一个个冲过终点。
走马赛,为技巧性很强的竞赛,是比试马走的侧步平稳和速度。参赛的骑手多为有经验的长者或中年人,并男性为多数。参赛的走马要备上精美的鞍辔,把骏马打扮得漂漂亮亮。参赛的走马必须是经过严格的训练,使走马的步伐分左右两侧前后蹄同时迈出,以稳健为尚,既快又稳,姿势和谐、优美,以最先到达者为胜。比赛既要有马的技能,也要有骑手的驾驭水平。鄂尔多斯沙漠地区走马很多,因此在那达慕中不可缺少走马赛。
快马赛,是那达慕大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活动之一。参加的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甚至几百人。参加的选手年龄不限,不过,大都是少年人,年龄最小的只有七八岁,一般不超过十二,十三岁。快马赛主要比马的速度,一般为直线赛跑,赛程一般为20、30、40公里,先达终点为胜。那达慕的快马赛,需要选择平坦的草原,一般都不分组,终点设在那达慕会场。能够参加赛马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母亲要给孩子做新衣服,父亲要提前一二个月给孩子挑选和训练马匹。
颠马赛,有时候还有一项叫颠马赛,颠马不跟走马那样狂奔,也不像走马。走马和颠马少不注意就会乱步,马背上坐法一般决定马怎么走。但是颠马比赛不是很多,偶尔会比赛。我从小就见过几次这样的比赛。我爷爷很会看,也会让马这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