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在十世班禅大师的倡导和支持下,西藏马术队成立,马背上的民族从此有了专业的马术人才。成立之初,马术队从拉萨、昌都、日喀则等地区招收了40名队员,其中26名男队员,14名女队员,并划分为民族传统队和竞技队两个不同的主攻方向。他们千里迢迢去往内蒙古呼和浩特进行训练,历经了马术队初创时的艰辛岁月。1990年,西藏马术队中的竞技队奔赴北京进行训练,从此与民族传统队分隔京藏两地。这些热爱马术运动的年轻人凭着一股子韧劲,租马厩、住狗舍,成为西藏马术事业的拓荒者。
训练用马全是野马
摔伤骨折不值一提
现任西藏马术队竞技队教练的旦增,是1986年入选马术队的40名元老级队员之一,回忆起当年入队时的情景,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30年,每一个场景却依然历历在目。
老家在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的旦增从小跟着姨妈在拉萨长大。1986年10月,16岁的旦增听说马术队在招人就立马报了名。那时的他对马术毫无概念,“就知道是去骑马的。”在旦增的老家,也有不少人家养马,但“都是用来干农活拉车的,那时候也只有大人才能骑。”入选名单出来后,旦增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兴奋地跑回家向家人报告这个好消息。然而,一家人的兴奋很快被另一个通知打消——所有入选马术队的队员要到内蒙古呼和浩特进行为期一年的训练。
出发前的担忧与犹豫让一部分人放弃了这个机会,旦增和其他39名差不多同龄的队友在家人的不舍中踏上了漫漫路途。后来旦增才知道,有好几个队友都是瞒着家人走的,到了呼和浩特才给家里发了封电报。
就这样,在呼和浩特城郊的一片农田里,在陌生的异乡,这支仿佛拓荒者一样的队伍开启了马术职业生涯,西藏马术事业由此生根发芽。当年的艰辛如今说来都风轻云淡了,旦增回忆当时他们都住在仓库里,冬天只能靠生煤炉取暖。没有经验的他们每个人都有过煤气中毒的经历,一开始有人晕倒大家都措手不及,后来竟然都习以为常了。
队员们训练用的67匹公马全部是草场上的野马,从来没被人骑过,性情极其刚烈。“那时候防护装备也没有,我们都是拿骑摩托的安全帽当头盔的。”旦增清楚地记得刚开始训练时,每个人每天至少要从马上摔下个六七回。摔伤、撞伤、咬伤、踢伤对他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骨折在他们看来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受伤是真的疼啊,疼得简直无法忍受。那时候也哭过闹过,但是训练还是照常进行,我们就觉得带出去是40人,带回来也必须得是40人。”旦增回忆说,除了受伤时会闹点儿小情绪,其他时候大家在一起生活训练,还挺热闹开心的。骨子里的倔强和乐观让这批小队员只用了11个月的时间,就顺利达到原本要训练3年才能达到的专业水平。
1987年9月27日是让旦增始终铭记的日子,“那一天,我们从呼和浩特回到了拉萨。”尽管回来后一时没有安置的地方,旦增和队友们住了两个月的帐篷,才搬到现在的拉萨赛马场所在地,但是回家的喜悦足以冲淡所有的艰苦。
这一年,他们参加了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一举夺得马术障碍比赛团体第三名及个人第五名。“真有点儿扬眉吐气的感觉!”
那时候每次出去比赛他们都必须自己带马去,一路上要喂马、护理马,走上八天八夜的情况也有。“最开始都是坐火车货箱,车厢里两头放马,中间放草,人也在中间呆着。一路上没地方烧开水,只能干吃北京方便面,到站下车后,人身上全都是马的味道。”
尽管如此,年轻的队员们并不觉得难以忍受,能参加比赛就是最大的心愿。1988年藏历新年期间,西藏马术队在拉萨举行了马术表演,现场六七千名观众为之沸腾,旦增在马背上做各种动作的时候,还能听到人们喊着他的名字。这也是拉萨市民头一回在家门口看到如此专业的马术表演,当时的盛况早已成为很多人共同的记忆。
租马厩住狗舍
七名队员中有三人入选过国家队
从呼和浩特回到拉萨的三年里,旦增主攻竞技马术。1990年,他跟随西藏马术队竞技队全体成员来到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这里同样也是国内马术技术最发达的城市。他们在北京体育大学里的国家马术现代五项训练基地一练就是14年。此后,开始了到处租借俱乐部马场训练的流浪史。在旦增的印象中,12年来他们辗转搬了至少五、六次家,这期间,旦增担任起西藏马术队竞技队的教练职务。
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队员们虽然寄人篱下,平时的训练却丝毫没有放松,成绩也越来越好。这期间的一段经历让旦增难以忘怀。2010年,他带领着三名队员在北京房山一家马术俱乐部训练,备战第二年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当时人家马场的住房也挺紧张,没办法给我们提供宿舍。”旦增在马场转了一圈后,看到院子里有一间空房子,但被告知那是马场主人以前用来养大型名犬的狗舍。旦增只问了一句:“这房子现在有人用吗?”得到否定回答后,他就带着三名队员借来清扫工具,在马场工作人员惊诧的眼神下,把那间狗舍收拾干净,布置成他们的宿舍。
“那屋子挺宽敞的,摆了四张床进去还有不少空闲位置。”如今讲述起那段经历,旦增还是一副知足模样,他们在这间宽敞的狗舍里住了整整一年半。
当时训练用的马也是俱乐部提供的进口纯血马,这种马性子本来就烈,一名队员在调教一匹年龄较小的马时,马突然以每分钟1公里的高速冲向围栏,当场死亡,骑在马上的队员也伤得不轻。
今年,在西藏马术队的协调下,常年漂在北京的竞技队终于在顺义拥有了自己的固定马场,至少8年的租期内不用再搬家了。这个并不算大的马场给身在异乡的旦增和队员们极大的归属感。
目前,马场有12匹进口马供七名队员训练使用。按照常规,每名运动员必须要配备4匹马,其中两匹用来训练,两匹用来参赛,但西藏马术队目前还达不到这样的条件。旦增介绍这些进口马每匹都在100万元以上,可内地很多马术队的马一匹就要700多万,马厩也修得舒适无比。
尽管硬件条件无法相提并论,但队员们刻苦训练的精神丝毫不输给任何专业队。让旦增骄傲的是,盛装舞步、场地障碍、三日赛这三个项目是他们的强项,七名队员中还曾有三人入选过国家队,不光代表西藏,更代表中国到世界各地去参加比赛。竞技队还专门请来两位法国教练为队员们进行指导。
如今,西藏的马术队员也能出现在世界顶级的赛事中,与世界排名前十名的选手同场竞技。在中国马术巡回赛、国际马联场地障碍世界杯、全国马术三项赛、全国马术精英赛、国际马联挑战赛等多项国内外赛事中,他们都曾获得过个人第一名或团体冠军的荣誉。
参加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
届届都获马术表演一等奖
身在拉萨的民族传统队与常年在北京训练的竞技队一样,不但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马术苗子,更获得了诸多优异成绩。民族传统队有两个分支,一部分队员主攻现代技巧,在马背上辗转腾挪,做出各种惊险刺激的高难度动作;另一部分队员们则主攻传统三项,即马上拾哈达、马上射箭及马上射击。
从1991年参加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以来,直到去年的第十届,西藏马术队届届都是表演一等奖的获得者,在速度赛马项目中也经常跻身三甲之列;而马上拾哈达、马上射箭、马上射击传统三项的成绩同样傲人。
在拉萨培养出的优秀运动员有些也会被输送到北京的竞技队去训练,并被选拔参加国内外的马术竞技比赛。目前担任西藏马术队民族传统队教练的扎西塔杰1992年入队时,就是听着旦增这些老队员的故事慢慢成长起来的。在后来者的眼中,1986年的老队员们就是学习的榜样,“有时候在训练中遇到困难,甚至生活中碰到不顺利的事情,想想他们就会觉得,那么难的条件他们都闯过来了,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当年扎西塔杰从林芝业余体校被选拔上来,只利用暑假时间集训了一个月,从接触马开始,学习备鞍、上马以及简单的骑术,最终被筛选入队。
扎西塔杰还记得刚入队时住的都是铁皮屋顶的土坯平房,四人一间。办公楼、仓库、食堂各种配套设施总共就是七排小平房,直到1999年建设拉萨市赛马场时才修起宿舍楼。扎西塔杰回忆说,当时他们都是在沙地里训练,没有专业马场,沙地上也没有围栏,只有外围的一圈单位围墙,“安全性很差,控制不住马的话很容易就往墙那边跑了。”
让扎西塔杰自豪的是,这么多年来,西藏马术队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一直在延续。从成立至今,西藏马术队一直坚持让运动员参与卸草备料,“这也是我们的优良传统。通过亲自备料喂马,让马也能感受到队员们对它们的一番心意。”
2000年,扎西塔杰成为马上拾哈达、马上射箭、马上射击传统三项的教练。为了更新教练们的训练理念和技能,西藏马术队每年都会派教练到全国各地学习先进的马术技能,这也让扎西塔杰与旦增之间的交流多了起来。
“竞技队常年在北京,能够接触到很多我们了解不到的先进技术,尤其在调马训马方面更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扎西塔杰表示,这些年来民族传统队队员们的骑术及控制马的技术都有了很大提高,这都得益于竞技队的指点和帮助,而他培养出来的几名队员也都以优异的成绩被推选到竞技队里。
据扎西塔杰介绍,之前西藏马术队都是从西藏各地的业余体校招生,除了要看运动员的身体条件,还要进行文化摸底考试。从2004年开始,中心马术项目开始招收小学毕业生到西藏体育运动学校,从初一一直读到高三。这六年间,学生都是上午在体校学习文化课完成学业,下午在马术队进行专业训练。
“6年的时间也足够看出一个运动员在马术项目上到底有没有发展潜力。”扎西塔杰说从体校出去的孩子多数都是考到成都体育学院、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专业或者西藏民族大学,成绩好的也有考上北京体育大学的,获得大专或本科学历。他们大学毕业后,可以选择考公务员,或者到小学当体育老师,然而这些孩子100%还是主动回到队里来继续当运动员。
常年异地训练
很多队员都没能在父母去世时见上最后一面
如今战绩赫赫的西藏马术队也曾经历过“解散”的危机。那是在1997年第八届全国运动会之前,队里专门去新西兰采购了一批进口马,希望在那届全运会上好好表现,扭转长时间没在国内比赛中排名靠前的尴尬局面,不料西藏马术队在那届全运会的所有比赛中依然颗粒无收。
“一直不出成绩,大家都着急,那段时间马术队差点儿就解散了。”正是旦增和其他教练、队员的一再坚持,让马术队勉强保留了下来。也正是在拉萨、北京两地西藏马术人的共同努力下,这支历经风雨的队伍终于走出低谷。
马术对于旦增和扎西塔杰来说,都已经成为毕生的事业,难以割舍。每一天,这两位教练不仅要关心队员们的训练情况,还要定时到马厩里查看马匹的情况。他们总喜欢用“战马”来称呼队里的马,也能说出每匹马的性格特点,“真的就是像养孩子一样照顾马。”
旦增坦承,从事马术运动就是一件既操心又提心吊胆的事情,“既要担心运动员的安全,又要操心马的健康状况。”每次比赛,运动员上场时都是旦增最揪心的时刻,在这项高危行业中,身为教练的他更在意的是人马安全。
因为年轻时训练条件差,几乎都是在尘土飞扬的环境下训练的,再加上近年来北方严重的雾霾,长年累月下来,旦增被查出肺穿孔,吃了一年半的药才控制住病情。尽管如此,他依然不愿意离开竞技队,多少俱乐部高薪聘请他,都被他拒绝了。“人得有感恩之心,西藏马术队培养了我这么多年,我要知恩图报。我得再培养出一批成熟队员和教练,让马术队人员能衔接上了才会考虑退休。”
由于常年在北京训练,旦增和几名队员都没能在父母去世时赶回家见最后一面。长期的两地分居也导致队里80%的成员离了婚,赶上备战比赛时,过年他们也没办法回西藏,很多队员已经两三年没有回家过过藏历新年了。
“付出这么多就是希望西藏马术能闯出来,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旦增的话道出了所有西藏马术人的心声。
目前,西藏马术队竞技队的队员们正在北京积极备战第13届全国运动会,争取在竞技赛场上再创佳绩,为西藏争光。而民族传统队则会继续挖掘、整理和传承民族传统马术文化,创新表演模式。
图片提供/西藏马术队
文/北京青年报 史卫静 卢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