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中国,马术运动逐渐崭露头角,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喜爱,驾驭骏马自由奔腾的“骑士”成为了令人羡慕的新兴职业。
在哈尔滨就有这样一位“骑士”。他叫陈龙,今年37岁。自少年时代起痴迷动物,青年时期曾任深圳市南山区宠物协会总课长。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与马儿结缘,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人们通常称他为驯马师,而陈龙却自称是调马师,在他眼里,人和马是平等的朋友,“没有驯服,只是调教”……
11年前与马结缘 好马不是鞭子打出来的
陈龙很健谈,说起马来滔滔不绝。2006年春,他人生中的第一匹爱马是波兰系阿拉伯马,名叫“Fire”。
当时,陈龙在深圳工作,最初以为只要骑在马背上,很快就能练到人马合一的境界,经历了多次坠马后,他发现这其实并非易事。“我上网查资料,发现马匹的调训多数是在马背下完成的。”他告诉生活报记者,“人和马之间要想配合默契,需要通过声音、触觉传达几十种指令,就像我们的大脑与四肢建立的神经系统一样。”“Fire”跑得特别快,每次参加赛马比赛都能拿冠军。陈龙解释说:“Fire属于步伐灵敏、肌肉发达的马种,而且我每天都会带它到平坦的场地训练,运动量很大,所以它才会越跑越快。”好马不是鞭子打出来的,往往要从打圈开始调训,人站在中间拿一根调教绳,另一端绑在马嘴上,让马像圆规一样围着人转,并完成一系列有节奏的匀速运动,包括走步、快步、跑步、停止等。让马按口令停走,慢慢培养出人与马之间的默契。
陈龙说,马虽然听不懂人的话,但能听得懂声调。比如让它快跑,需要高声调上扬。想让它慢,则要压低声音。当然,手里还得有个工具,有根绳子拴在嘴上,右手还要拿着调教鞭,配合声调传达指令。做对了要夸马“做得好”或是拍拍它让它放松,如果做错了也不会打它,要一遍遍地耐心调教。
优秀调马师身兼多职 既会相马又得当“保姆”
据陈龙讲,调马师得有相马的能力。从幼马时期(一岁左右)开始选马,还要观察其成长过程中奔跑的步伐和姿态,最终选出一匹骨骼紧凑、肌肉生长良好的马,通过观察判断马的性格是否稳定,如果要选赛马,胆子一定不能太小。
此外,调马师还要给马当“保姆”,照顾好它的饮食起居。清理马房、洗刷马毛、喂马、遛马、给马洗澡,维护马房的空调、电扇、草垫……在国外,调马师是高收入人群,调教一次马匹大约能赚几千块钱,但目前国内专业的调马师并不多。马术教练的工作同样不轻松,为了增加岗位的含金量,既要会调马又要教人骑马,在哈尔滨这两项工作工资加起来大概八九千元。
别看调马师平时身着专业服装,看着很帅气,其实这项工作也有不为人知的危险。陈先生告诉生活报记者,有些学员上马时会踩着他的胳膊,还有人训练时不听指挥、胡乱操作,这些行为非常危险。每当这时,他都会严肃地指出问题所在,让学员们从心底里重视起来。
昼夜不休守护15天 爱马病逝伤心大哭
2012年,陈龙在荷兰皇家育马场KWPN马房,花180万人民币选购了一匹纯黑色温血马,取名“国王”。
陈龙告诉生活报记者,“国王”是匹可以跨越障碍的马,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十杆十一跳,每次起跳动作标准,收腿完美。“刚买回来时,我不太会骑马,而‘国王’是成熟马匹,骑在它身上能揣摩到很多马术知识。比如它的运动频率非常均匀,每一步都很有节奏,久而久之,我在这种节奏中找到了骑马的窍门,这就是成熟马匹的珍贵之处。”
陈龙说,因为没有足够的能力照顾“国王”,他把马寄养在北京一家马术俱乐部。2013年下半年,“国王”突发疾病,被诊断为肠结症,这是一种马肠腔狭窄或堵塞的致命疾病,而国内能够治疗这种病的专家只有两人。他经过多方打探,得知其中一位专家在天津,于是连夜开车从哈尔滨赶往天津,接专家去北京为爱马做手术。这场手术费用超过3.6万,马需要至少半个月的恢复期。这半个月里,虽然一直有专业人员在照顾,但陈龙几乎昼夜不休地陪在“国王”身边,像端热水盆、拿碘伏这些活儿都亲力亲为……
“国王”虽然逃过一劫,但一年后旧病复发,永远地离开了陈龙。为此,他难过得大哭了好几天,至今仍不愿过多提及这段伤心往事。
摔伤后为马辩解“不是马太烈,是我没控制好”
陈龙经常跟马说话,在他眼中,马是人类的朋友,需要温柔地对待。天气炎热时,他还会给马擦汗。有时候心情不错,会想着和马儿分享,给马唱唱歌。初学骑马时,他经常从马背上摔下来,头部还留下了一块明显的疤痕。家人很心疼,想要教训一下那匹马,结果被陈龙制止了,他把事故归咎于自己的失误,“马是无辜的,不是它太烈,是我没控制好。”
十几年来,陈龙从没打过马。“怎么可能舍得打?马的智商没有人高,它是被指挥的,如果没有办法指挥它,说明人的能力有限;如果在能力范围内依然发生危险,那就说明发出的指令有问题。骑马和滑雪一样,只有经过系统学习才能把风险降低。”为了更了解马匹,陈龙多次到国外求学,眼下,他正在新加坡最具国际权威性和广受业界认可的马业机构学习。他希望能通过更深入的学习,与朋友们分享更多马术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