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4664人订阅了新闻
大陆赛马网 > 知识 > 马术课堂 > 漫谈马文化:“穆罕默德”在中国改姓马

漫谈马文化:“穆罕默德”在中国改姓马

2015-04-17 12:02:00 来源:中国日报网

虽然马匹用于交通和战争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但是,与十二生肖中的“马”相关的语句在中国语言中留下了印迹。

过去的一个月中,“马上哥”姚少双的照片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上。春运买不到车票后,姚少双戴上牛仔帽、蹬上靴子,骑着一匹黑马从工作地郫县到都江堰市去拜见岳母。这趟行程历时3天。(郫县和都江堰市在四川省会成都的西北部。)姚少双在网络上火了,他说自己收到了近千个电话,媒体的电话采访也包含在内。姚少双说,除了买不到车票这个原因外,自己骑马还因为想要早点到目的地,第一次拜访岳母,要留个好印象。

汉语中有一个常见词语叫“马上”,字面意思是“在马背上”,也有“立刻”和“很快”的意思。这个词语当然不是依据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衍生出来的。但是,这个词语对于24岁的姚少双而言,颇具讽刺意味了。姚少双用了3天时间走了70千米的路程,这比徒步走还慢。

当真相浮出水面的时候,令人大跌眼镜。姚少双为一个马术俱乐部效力,他骑的马是荷兰温血马(一种体型中等的体育竞技马)价值50万元。

一般来讲,这么贵的进口马不会出现在硬硬的柏油马路上。但是,这也解释了为啥这匹马走路速度奇慢,给别人提供了那么多的拍照机会。

此外,这次骑马行为纯属作秀,姚少双不是要自己出风头,而是为了商业炒作。

对于这些,姚少双这位当地的马术冠军不予回应。然而,其他的马术俱乐部也收到了广告商的邀约。广告商们想要用“马上”这个词做噱头。但是,马术俱乐部拒绝了,因为他们不愿意看到这么昂贵的马离开软软的草地和维护良好的马厩,走在硬梆梆的柏油路上。有些人看了有关姚少双的报道后,认为他是在虐待动物。

幽默

人们把东西放在马背上,表示对实现经济梦想的希望。这种风尚在最初流行的时候是一种幽默表现形式,没有什么不好的。但是,这件事很快就变得粗俗起来了。

美好的祝愿很快被物质欲望所取代。比如,有人把一团伪钞放在马背上,表示马上有钱。因为真实的马匹很少见,人们用填充的玩具马代替真实的马。有人甚至把微型的房子堆在马背上,迫切希望能够经济宽裕、马上买房。

据说,有人很有创意地把一对玩具大象放在了玩具马的背上。因为在汉语中,“对象”一词有“象”字在里面。这样以来,往马背上放的东西的范围延伸到了大象。

如果你把一个小的马宝宝放在一匹大马上,这意味者你想要拥有一辆宝马汽车。因为,德国出产的汽车BMW在中文中的音译是“宝马”。

关于马的文字游戏看起来很没意思,但是它一般有文化、历史内涵。中国人在描述遭到外国侵略时,喜欢用到“铁蹄之下”这个短语。

在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先进的汉族人口占大多数,居住在中原地区。他们经常遭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劫掠。

学者们认为,汉族受游牧民族侵扰的部分原因在于游牧民族的活动方式。当游牧民族骑着铁蹄马南袭的时候,汉族人只能徒步逃跑。因此,“铁蹄之下”很生动地描绘了游牧民族对汉族的蹂躏。

名马

汉族不如北方游牧民族那样善长骑马,但是,他们的马却非同寻常。马很少像陕西省的昭陵六骏那样受到人们的推崇。

这六匹战马是唐朝(公元618-907)皇帝唐太宗(公元598-649)李世民的坐骑。他命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兄弟二人雕刻出他建唐朝前骑过的六匹战马。昭陵六骏位于昭陵北面的祭坛两侧,每块石刻高约1.7米,宽约2米。

战马的名字很有诗意,大部分马是根据马身上的斑纹命名的。有四匹马在战争中中箭。为了纪念战马,李世民给每匹马写了墓志铭,上面记载着哪场战役用的哪匹马、在哪场战役马死了。

在20世纪早期,昭陵六骏的雕刻被分割开来,有两个走私到了国外,现收藏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剩下的保存在陕西省省会西安的博物馆。

从当今的审美水平来看,马的形象很逼真。马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古代的卷轴画上。但是,许多马都是静态的,与画面不协调:它们或是忠实地陪伴着隐居的学者,或是忠实地守候着隐居田园的官员。

古代的艺术家热衷于画被驯服的马,画家徐悲鸿(1895-1953)却对画野马情有独钟。这位国画大师在法国进修期间学习了马的解剖,他花费大量的时间观察马的动态和表情。他非常喜欢画蒙古马,为后世留下了1000副素描绘画珍品。

徐悲鸿画的马,有的飞奔,有的小跑,形态各异,非常有魅力。他画的马多是黑色,结合了中西方绘画手法,线条和笔画简单,但是每幅画所画的动物却都十分传神。

徐悲鸿的画与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为清朝皇帝绘画的八骏图风格迥异。这幅画是全彩的,代表了欧洲油画的风格,与中国画画马的风格神似,但没有徐悲鸿的画中展示的能量与欢乐氛围。

侧重不同

也许很少有中国人知道希腊神话中关于飞马珀加索斯(Pegasus)的故事。但是,人们“飞马”这个词汇并不陌生。一些牌子以“飞马”命名,其中最有名的要数老牌子的飞马香烟了。

西方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有会说话的马和流泪的马。在中国,与马相关的最多的要数语言词汇了。这样一来,就马而言,中国的文艺作品要比西方的苍白得多。

但是,在谈及此之前,我将会指明中西方侧重的不同所在。换句话说,也就是中西方强调马的方面不同。例如,大部分英语词汇是根据年龄和性别来定义“马”的。比如,小马指的是4岁以下的公马;小母马指的是4岁以下的母马;母马指的是4岁或者4岁以上的母马;一岁马指的是年龄在1岁到2岁之间的马;驹指的是1岁以下的马。骟马指的是去势的马,种马是没有去势的马。

相反,汉语中许多马的描写与颜色有关。骠是黄色的马;骝是带有黑鬃和黑尾的红色马;骃是灰白色的马;骊是黑色的马;騧是有黑色马嘴的黄色马;骐是紫黑色的马;骅是枣红色的马;骍是另外的一种红马;骢是蓝色的马;骓是带有白蹄子的黑马;駹是白面的黑马。驹是年轻的马,骥是年老马。年轻或年老的具体程度不详。骏是跑得快的马,驽是跑得慢的马。

不同的马,名字不同。马的名字要比十二生肖的名字多多了。但是,大部分马是根据颜色命名的。

在中国,与英文“prince charming”(白马王子)相对应的汉语词是“骑白马的王子”或者说是“白马王子”。关于白马王子,还有个小小的童话故事。

但是,一项关于马皮颜色的研究让我感觉这个与迪斯尼童话故事有关的词语颇具讽刺意味。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生时肤色较暗的马会出人意料地变成灰色或者白色。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看看白马的马皮。

因此,把一匹行将就木的白色老马和一位王子相联系,并不能表现王子的年轻和魅力。然而,既然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医治马的兽医,我们可以忽略掉白马是老马这个事实,想象一下那象征纯洁的白色吧,白马王子是女性朋友的最佳伴侣。

文字记载

几世纪的人马互动,使得那些关于马的词汇代代传承、丰富发展,它们体现了中国人对2014年马年的态度。

马除了作为军队英雄忠诚和勇敢的化身外,还因为其自身的耐久性受到人们的赞扬。谚语千里马就体现了马的耐久性。

或许,人和马关系的最佳类比跟伯乐有关。伯乐是能够识别千里马的人。在这里,人类是人才的发掘者、支配者和训练者;马是有待被发掘、培养的人才。很明显,这是一个类似于师徒的关系。

就此而论,马也可能成为虎妈式严格教育方式的接受者,正如词组“快马加鞭”表现出的一样。

但是,古代的中国人有认同动物的倾向。他们认为人与动物的联系如此紧密,以致于当他们谈论自己马的时候也可能是在谈论他们自己。“To err is human(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在汉语中对应的句子是:“人有失足,马有失蹄”。

一般,中国人拍马屁的偏好,这种表示友好情谊的姿态已经演变成为一种谄媚了。当你拍得不当的时候,就拍到了马腿上,那油腔滑调的谄媚以失败告终了。

在这些谚语中,马不再是人的仆人或者门徒了,而是欣赏的对象和权利的象征。马的这种双重含义也在中国人看待艺人的那些传统观念中体现出来。

人和马的权力依赖关系因情形的不同而不同。驴子、骡子和马这三种动物里,马居于最高等级。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驴子和骡子通常被看作是马的朋友,它们通常被用来衬托马的伟大。马总是作为好莱坞魔幻电影中的超级英雄出现。只有一次,马的风头被骆驼盖过了。在中国的传说里,骆驼的个头比马大,即使是最瘦的骆驼也比马大。然而,骆驼从来没有被誉为是征服世界的动物。

毫无疑问,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马深受中国人的喜爱。但是,那些把“ma”(马)作为姓氏的人与其他人相比,并不能以此证明有过人之处。

恰巧,中国的穆斯林把“穆罕默德”这个名字的读音中国化,称为马。从此之后,“马”姓成为这一民族中的大姓。另外,因为字面意思的原因,很少中国人名字叫“马”,否则“王”就应该是最受欢迎的名字了。

但是,即使是一位国王或者皇帝大概也要在马背上巩固江山大业。

来源:中国马术|赛马|马球第一网络媒体-大陆赛马网http://www.daluma.com

 1  
TAG标签:马术,赛马,马球,



{literal}

{/lite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