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3428人订阅了新闻
大陆赛马网 > 马匹 > 马匹焦点新闻 > 云南矮马的前世今生

云南矮马的前世今生

2015-04-16 11:59:15 来源:春城晚报

5800万年前的始祖马只有猫那样大小,进化到三趾马时, 体高已达到100~120厘米 ,再从三趾马进化到单趾马时, 体高已经有130厘米。

我国是最早开始驯化马匹的国家之一, 从大汶口文化时期及仰韶文化时期遗址的遗物中, 都证明距今6000年左右已有驯化的马匹。

据考古发现, 在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间, 西南地区没有驯化马的历史, 南方地区主要以农耕为主, 在一系列考证中, 人们最终认为西南马是随古羌人南迁来的, 即由北( 陕南、四川) 往南(云南), 再往东(贵州、广西)进行分布。南迁的西北马种(青海马)随着自然选择、风土驯化和人工选择,逐渐适应西南自然环境,形成了体形小巧、刀状肢势、抗逆性强、善走山路等特点的云南马。

云南马,也称“滇马”,是中国历史上优良的马种,大理马、乌蒙马、腾冲马都属于云南马。在旧时的南方古丝绸之路和滇藏茶马古道上随处可见云南马的身影,这种马以肌腱发达、性格机敏、 善于爬山越岭,长途持久劳役、耐粗饲等特点见长。据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记载:“蛮马出西南诸番……大理马为西南番之最。”蛮马和大理马都是当时滇马的别称。明代设军马场于永胜县,宋代以来,滇马仍不断向省外输出。

云南马分布于横断山脉纵向平行的峡谷区,地貌复杂,炼成了云南马的轻便灵活和强大的抗逆性;寒、温、热三种气候类型,冬春旱季,山草枯黄,纤维粗硬,马匹完全靠自由采食过冬,形成了云南马耐寒、耐粗饲、适应性强的特性。成年云南马平均体高在110~120厘米之间 , 皮薄而背毛绢美纤细, 身体结构良好, 可驮运货物100公斤以上, 日行可达40公里。

随着骑马运动在现代社会中越加凸显得高贵健康的特质,云南矮种马非但没有被淘汰,反而是以一种全新的定位延续着滇马的传奇。

大理马 茶马互市的推手

大理马——中国西南地区著名而古老的马种,原泛指古南诏、大理一带的马。成年大理公马平均体高112.6厘米,成年母马平均体高110.7厘米。中国历史地理经典著作《读史方兴纪要》记载:大理马不仅体壮耐劳,而且在崎岖山路上也奔驰如飞。

公元10世纪中叶,白族首领段思平以洱海为中心,建立起了以白族为主体的大理政权。其疆域东到今贵州的普安,西至缅甸的杰沙,南到越南黑河,北至四川大渡河。彼时的大理国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积极与北宋结好,而据说宋朝乐意呼应的一个原因就是,大理盛产极其优良的大理马。北宋政权具有远见卓识地在邕州(今广西境内)设置了专门采购大理马的机构,以金、银、锦、彩帛、盐和诸色钱财采购大理马。据说,正值金军铁骑意在南下之际,以岳飞为首的“中兴四将”乘势崛起,撑起了南宋半壁江山,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各部业已配备了足量的大理战马。

滇藏茶马古道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到了明、清两代,茶马互市有了空前发展。据载,仅清顺治18年(公元1666年)滇茶销西藏就达3万担。值得一提的是,此时马匹交易日益兴旺,滇西各地形成了不少以买卖骡马为主的盛会,四面八方各种民族云集,骡马的成交数量多达上万匹。骡马交流会久盛不衰,如丽江九月会、剑川七月会、鹤庆松桂会等,大理三月街更是马匹交流会的重头戏。

骡马交易促进了马帮运输业的发展,作为物资运输的主要工具,马匹的使用已远远超出了军事的范围。茶马古道上的马帮长年累月来回穿梭,马蹄的印痕越踏越深,串铃的声响也越传越远。及至民国,“普(洱)思(茅)边沿的产茶区域,常见康藏及中甸、阿墩子(今德钦)的商人往来如梭,每年贸易总额不下数百万元之巨”(见《云南边地问题研究》)。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寇封锁了我国沿海交通,滇缅公路亦被切断,茶马古道一时呈现繁忙景象。当时仅有几百户人家的德钦县城,每日马队如织,蹄声、铃声交作,吞吐货物不下千驮,云南马成为联系沿途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

乌蒙马  与“乌孙”“汗血”试比肩

古籍《滇南见闻录》曾经这样记载道:“滇中之马善走山路,其力最健,乌蒙者尤佳。体质高大,精神力量分外出色,列于凡马内,不啻鹤立鸡群”。

昭通地区古称乌蒙,是乌蒙马的原产地。当地出土的三趾马、云南马化石证明,早在距今100万年以前,这里就是原始马的栖息地。

乌蒙马身材虽然矮小,却比例匀称,性情温顺,关节强韧,行动敏捷。前清有位大名田雯的巡抚写过一篇《乌蒙马说》,这位说“马”的巡抚先浓墨重彩地描述了著名的水西马如何玉树临风,神力无敌,之后笔锋一转,为乌蒙马写下一段极为精彩的文字:“然而未若乌蒙之马,体貌不逮水西,神骏过之。食苍茛之根,饮甘泉之水,首如碓,疏如磨,齿背广,以平途试之,夷然弗屑,反不喜走,而志在千里,隐然有不受羁勒之意。所以英雄之才不易测,而君子之德贵养晦也。”

此话带了几分托物鸣志的意思,似乎将那些真正具备雄才大略的能人比作那匹身形矮小的乌蒙马,人才不可貌相,好马更不可斗量,颇有几分韬光养晦、志在千里的意思。

民间将乌蒙马与“乌孙”、“汗血”等所谓“天马”比肩而立,但要培养出优秀的乌蒙马,需要的不仅是时间和精力,更需要一种近乎于残酷的调教。《昭通志稿》记载乌蒙马的培训过程,颇有意味。马驹出生,先要照顾好“产妇”,要确保充分的营养,随时清洁“产妇卧室”,使产后的母马能尽快恢复强健,使马驹秉承的先天之气能及时得到后天的培补。

马驹长到3月,就其体形、骨骼,关节、蹄掌、反应作综合评价,“择质之佳者而教之”。教的方法极为严格,近于残酷。先把母马系于悬崖之巅,马驹系在崖下,不给饮食,让其饥渴。饥渴难耐的马驹渴望母乳而不得,始则焦躁,继则萎靡。待饥渴难耐的马驹确实无法忍受了,解开羁绊的绳索,马驹朝悬崖之巅的母马奔去,“奋蹄奔踔而直上,不知其为峻也”。再把母马和马驹的位置交换,“系其母于千仞之下而上其驹,母呼子应,顾盼徘徊而不能自禁,故驰之,则狂奔冲逸而迳下,亦不知其为险也”。

同样的训练要选择不同时间、地点、气候条件,反复多次,且不断加大训练强度。在这个过程中,有的马驹或伤残、致死,不堪造就的,自然淘汰。

腾冲马 丝绸古道上的精灵

南方丝绸之路并不像西北丝绸之路那样被世人熟知。南方丝绸之路,也称蜀身毒道,是一条起于现今四川,经云南,到达印度的通商孔道,总长约2000公里,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正式由官方开凿始于秦代。《史记》所言:“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这是关于南方丝绸之路最早的官方权威书籍记载。

腾冲马在整个云南马体系中体格较大,成年公马体高121厘米,母马为117厘米。在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和1935年滇缅公路通车以前,云南境内并没有大的交通干线,所有货物的长短途运输全靠人背马驮。即便是在两条交通干线开通以后,云南除交通干线以外的其他地区,主要交通工具仍是马。旧时的南方古丝绸之路一线是蛮烟瘴雨之乡,路上有峭壁深涧,山中有饿虎猛兽,河里有毒蛇蝎子,沿途还有土匪的骚扰,有“穷走夷方”之说。

腾冲马也被称为南方丝绸古道上的精灵,它不仅带来了生产生活用品,也带来了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思想,更是连接汉藏之间感情的纽带。随着青藏、川藏、滇藏公路等相继通车,马帮这种由民间自发组织的运输集体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关于云南马的传奇却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云南马  续写矮马传奇

据知,世界上有两大矮马源流,一是英国的设特兰马,另一个就是分布在中国云南、广西的中国矮马。其实早在1900多年前,中国《汉书》中就有果下马的记载(马矮得可以在果树下行走)。

阿根廷“法拉贝略养马协会”培育的“法拉贝略矮马”,身高仅30厘米。那是伊朗人巴尔蒂克·法拉贝略(兽医、遗传学家)于1868年在阿根廷用当地小种马与英国设特兰矮马进行杂交,试图把当地小种马再矮化。

在法拉贝略去世后,子承父业,子子孙孙进行培育工作,经历一个世纪终于培育出其身高仅30厘米,体重不到10公斤的矮马。他们的目标是培育出童话中的小人国矮马,可以装在衣袋里。目前,这种超级矮马已高价出售,成为达官贵人的宠物和收藏品。

云南矮马是中国古老又独特的马种,它身高仅1米左右,身体比例线条匀称,恰似一匹正常的高头大马的微缩。由于云南矮种马性情温顺、高智商的特性,很适合儿童驾骑,特别对于一些有自闭倾向的孩子,与马时常接触会让他们的性格变得开朗。目前,欧美一些国家已将目光聚焦在了云南马身上,假如将云南矮马培育成迷你型矮马,这将是更有意义的事。

中国马术协会理事、云南联络官敖伟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昆明私人养马不断增加,他们大部分是高级白领和企业主,年龄大的有50多岁。敖伟目前除养马外,自己还计划做一个云南矮种马保育场的项目,目前这个项目正在推进中。

来源:中国马术|赛马|马球第一网络媒体-大陆赛马网http://www.daluma.com  

 1  




关于我们 | About Daluma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咨询/合作/投诉:daluma@daluma.com

Copyright ©2010-2020 dalum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60175号

京ICP备15055683号-1

{literal}

{/lite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