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马的赛场上,总是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因素。我们常说马到成功,实际上,在比赛里很多时候,就算马第一个赶到终点线,也不见得会成功。
前不久在英国举办的一场途程5100米的长途障碍赛马比赛中,7岁骟马“卡纪芙丽”(Calum Gilhooley)好不容易跨越重重障碍跑到第一,最后却在距离终点不到50米的时候,突然鞍布滑落,这样虽然最后马匹是第一个冲线,最后也因为复磅时负重减轻被取消成绩,真可谓是无巧不成书。
骑师和马主无不捶胸顿足,可规则就是用来遵守的,即时没有任何人是主观故意,而且马儿辛苦的跑完了5100米,但依然被取消了成绩。
在国内的速度赛马比赛中,无论是玉龙国际赛马公开赛,还是即将开始下半赛季的武汉速度赛马公开赛,对于骑师负磅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也有因为赛后复磅取消冠军成绩的案例。这也是我们国内的赛马与国际接轨的表现。
我们平时的赛事,见惯了冠军第一个冲线,看上去很理所当然。实际上,赛马的比赛中,随时可能会有意料不到的状况,缺少了幸运女神的眷顾,有时就算第一个冲线,也不见得就可以拿冠军,“马到”也不“成功”。然而,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凸显了胜利来之不易。
作为马迷,我们恭喜所有冠军马匹,而对那些偶尔因为运气不佳的马匹,我们只能衷心祝福他们,下次能有“幸运女神”的眷顾了。
为什么赛马要进行“评分负磅”?
在精彩的赛事结束后,可能大多数人都陷入了狂欢之中,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在赛场的一角,所有参赛骑师(尤其是冠军骑师)需马上进行“复磅”环节,即检查马匹负重要求是否与赛前过磅相同,只有完成复磅环节之后,冠军才是真正地“尘埃落定”。以国内的玉龙国际赛马公开赛为例,赛后复磅与赛前相比,在正负0.5KG以内成绩方才有效。
赛马比赛中会通过给马匹不同的负重使全部参赛马匹获得相同的胜利几率,马匹背负的重量就叫做负磅,这类赛事也被叫做让磅赛。在保持赛事的公平性的前提下,负磅能够最大化让比赛结果不可预测,增强赛马给观众带来的速度体验。
图:唯一在国外征战的中国大陆骑师覃勇在澳洲接受媒体采访时,正准备去进行赛后复磅,他拿的便是全部复磅时的装备
那么负磅是如何实现的呢?马匹负重,通常包括运动员体重,运动服装及全套鞍具的总重量。因此若要增加马匹的负重,通常会在就会在马鞍底下的袋里装载一定重量的铅块。负重单位方面,国外通常以“磅”为单位,国内则以“公斤”为主。
在目前赛马运动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评分负磅的团队(或称评磅员)会对每匹赛马进行,以决定马匹参加的赛事和负磅。除了需要熟练掌握马匹的往绩之外,他们每周都会根据马匹在赛场上的表现来发布马匹评分:评分越高马匹越好。有了标准化的评分,负磅时的依据就会更加明了,例如让评分120和110的马匹共同参赛时,为了让他们获得同样的获胜机会,评分较高的马匹就需要多背负10磅(即4.53公斤)的重量。有研究显示,马匹每多负重1公斤,将会产生2个马位,约1/3秒的差距。
当然,为了避免出现差距较大的赛马出现在同样的比赛中,大多数的让磅赛会严格要求马匹的评分在一个区间之中。在中国香港等地,赛马比赛分为多个级别,被称之为班赛,当马匹出赛表现提升时,评分也会随之上升,反之则会随之下降。马匹战绩出现起伏也会出现升班和降班的情况,就如同足球队的升级和降级,足球术语“升班马”即来源于此。
与让磅赛相对的是平磅赛,平磅赛中所有马匹的负重都是相同的。通常来说,只有在比赛的条件里限定了马匹的年龄和性别,比如仅限三岁雄马参赛的德比,才会出现让磅为0的情况;其他情况下,除了马匹素质不同之外,马匹的年龄、性别、战绩、甚至在不同国家征战的经验也会对赛况产生影响,因此负磅相对来说是一种让比赛更加公平、激烈的方式。
文/大陆赛马网特约撰稿:赛马特种兵